石墨烯應用新突破 有望實現高效低副作用的無創腫瘤治療
近日,在江蘇省石墨烯創新中心名譽主任、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名譽院長、烯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馮冠平先生建議下,南京醫科大學聯合烯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研發出將石墨烯柔性電子器件用作腫瘤治療的新型遠紅外發生器,實驗證明,其可有效抑製腫瘤生長並延長荷瘤小鼠存活時間,未來有望應用於無創治療腫瘤的聯合策略。
此次成果刊登於《Advanced Therapeutics》(《先進醫療》)第3期的《基於石墨烯柔性器件的非侵入式特殊遠紅外腫瘤治療新方法》,為臨床治療惡性腫瘤帶來了全新思路和研究突破。
癌症治療一直是世界性的醫學難題,在人體複雜的環境中對抗癌細胞,仍然存在很多未知領域。由於腫瘤細胞是向四周侵潤的,邊界模糊,傳統手術方式無法完全切除而又無法避免轉移;放化療法又是無區別殺傷,對身體存在副作用。如何精準找到癌細胞進行抑製,而又和正常細胞加以區分治療成了一種僵局對立,亟待醫學界去打破和解決。
南京醫科大學的俞婷婷博士和胡克博士一直致力於腫瘤治療領域,不斷探尋新方法、新思路。此次他們聯合烯旺科技等單位,采用石墨烯柔性器件即純石墨烯發熱膜,作為紅外發射源,開展基於該器件發射的遠紅外波在腫瘤治療中的應用,江蘇石墨烯創新中心則對單層石墨烯器件的紅外輻射輻射功率和發射率進行標定。
實驗發現,石墨烯柔性器件發射的遠紅外波能有效抑製癌細胞生長、轉移,促進癌細胞凋亡。而在相同輸入功率下,與現有的碳纖維器件相比,石墨烯器件產生的遠紅外輻射能夠更強地誘導MDA-MB-231乳腺癌細胞和PC3前列腺癌細胞發生凋亡,顯著抑製MDA-MB-231細胞和LoVo結腸癌細胞形成單克隆的能力。
由石墨烯器件產生的遠紅外輻射處理後的MDA-MB-231細胞和LoVo細胞顯示出明顯被削弱的轉移和侵襲能力。另外, 除抑製腫瘤生長外,該新型石墨烯器件產生的遠紅外線還具有消炎和鎮痛作用,可以延長荷瘤小鼠的存活時間。相較傳統治療手段,基於石墨烯柔性電子器件產生遠紅外線的新型無創腫瘤治療策略目前沒有明顯副作用。
保定市第一中醫院主任中醫師、河北省名中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特聘中醫文化科普巡講專家任慧雅說,“石墨烯柔性電子器件的創新研究及應用,為腫瘤患者開創性提供新的聯合治療手段,具有廣闊的臨床應用前景和推廣價值,為腫瘤患者帶來福音。”
“這個工作表明,石墨烯中自由電子在電場驅動下運動、碰撞等過程產生的紅外輻射,和金屬或其他碳材料產生的輻射可能具有不同的特征,對其進一步研究可望展現更豐富的物理現象、衍生更多應用。”Scopus“青年科學之星”獎獲得者、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朱彥武說。
“這篇工作的發表,是石墨烯應用在醫療器械方麵尤其是癌症治療和康複方麵的一大突破,將對石墨烯產業發展有巨大推動作用。”江蘇省石墨烯創新中心主任、第六元素科技董事長瞿研說。
《Advanced Therapeutics》認為這篇論文帶來了一種高效能低副作用的無創腫瘤治療新策略,對腫瘤治療具有突破性的意義。
據悉,烯旺科技2019年4月臨床實驗研究發現,通過石墨烯溫熱療法可以明顯縮小良性甲狀腺結節的最大直徑和最大橫截麵麵積,而另一項臨床試驗顯示其研發的石墨烯發熱護腰(護膝)對慢性腰腿痛的愈顯率高達87.8%。未來,烯旺科技將繼續聯合江蘇省石墨烯創新中心等業內單位及跨行業科研機構、企業堅守科技創新,加快石墨烯在醫療器械等各領域的應用突破。
本文來自於科技日報,轉載請聯係原作者